走出家门教育孩子,利用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多样的人文气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,引导孩子塑造健康积极的品格、坚韧不拔的毅力、随遇而安的心境,旅行,能带给孩子更多变化。
那么,你可知道如何利用旅行让孩子成长的学问呢?
但究竟怎么玩,玩中蕴藏的教育机会和学问却知之甚少。单纯的“吃+喝+住+行+看”都是在“玩”,但这不一定是完美的亲子旅行,甚至说不是旅行,只是旅游。
怎样玩才最有意义呢?旅行的哪些环节是孩子可以参与和主导的呢?
真正让他也作为一个参与者。对孩子而言,旅行的真正目的是认知世界、亲近自然、学会观察与发现……
出发前
在旅行前,和孩子聊一聊旅行目的地
购买地图或者在网上搜索地图,让孩子看到我们现在在哪里,将要去哪里。
可以顺便增加孩子对地理知识的了解,相信这个时候,您的孩子是非常愿意去了解相关的一些知识的。
同孩子一块儿学习旅途中的急救知识
告诉孩子在旅途中或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,让孩子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并告诉他,如果父母或者其他人有需要,孩子就可以用这些知识去帮助他们。
这样有利于孩子乐于助人以及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,对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也是不错的。
旅行中
让孩子承担一部分行李
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,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。
少拍一些“到此一游”的照片
比如孩子自己动手搬运东西或者帮助他人的照片,以及孩子不经意间的微笑等等,这些都将会成为以后孩子宝贵的财富。
让孩子融入当地的生活
不同的旅行目的地,其所在地的民俗风情也不尽相同,适当的引导也许就能激发出孩子的兴趣,从而去学习和了解,增加孩子的见识。
学会和孩子一起探索
在旅途中,多注意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的注意力,让孩子对自然界产生浓厚的兴趣,然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。
当孩子对于自然界中动植物感兴趣从而停下前进的脚步的时候,建议家长也停下来同您的孩子共同探讨一下而不是催促孩子“别看了,快点走”。
鼓励孩子收集感兴趣的东西
或许这只是一片树叶或者这只是一块石头,但是你的鼓励或许就可以激发孩子对于事物的研究能力。
给孩子准备一本涂鸦本
小孩子的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,这种想象力家长应该适当的进行引导和培养。
带上一本空白的涂鸦本,让孩子写写画画,会增加他的动手能力,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发散思维。
和孩子一起保护环境
出门旅行的途中,难免会产生不少的垃圾:喝完的矿泉水瓶,吃完的食物包装袋等等。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帮忙收拾垃圾,并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,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。
归来后